10年高端铁艺制品设计定制者

工 于 精 巧 • 细 腻 不 凡

全国服务热线:15991855956

波尔多:一座被葡萄酒耽误的城市

发布时间:Sunday 23rd of June 2024 11:18:11 AM 来源:ca88手机登录入平台 作者:ca88手机版登陆唯一官方网站 关注次数: 7 二维码分享

  站在法国波尔多的“水镜”前,只见人头涌涌。不管大人小孩,都赤着脚踩入水中,孩子们在尽情嬉戏,甚至脱掉衣服,赤着身子在水中翻滚,大呼小叫声充斥耳旁。阳光打在水面上,折射着天空的蔚蓝颜色,以至于目力所及之处,水面似乎与蓝天相接。“水镜”一侧是穿过波尔多的加隆河,另一侧是路易八世大道,它顺着加隆河的曲线划出美丽弧度,一排古朴建筑沿大道而立,几座教堂尖塔散落其中。也正因为这道极其美丽的弧度,加隆河岸的波尔多老城被称为“月之港”,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

  这个总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“水镜”,水面其实只有几厘米深,连水池都算不上,却是波尔多人最爱的乐园。每逢夏季,人工喷泉都会在下午时分将这片广场变成“水镜”,供人们戏水。

  “水镜”是交易所广场的一部分,后者由法国皇室设计师安吉雅克·加布里埃尔设计,原是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皇家广场,兴建于1730-1775年,当时主要用于接待从加隆河乘船来到波尔多的贵宾,可算是波尔多的“脸面”。这是一座极具法国古典主义美的广场,三座对称的18世纪宫廷式建筑面向加隆河,如同一座屏风。一侧的交易所是昔日波尔多的国际贸易中心,见证着这座港口城市的商业荣光,与之相对的包税所直至今天仍由波尔多税务部门使用,其中一部分被辟为海关博物馆,记录着波尔多的商业历史。广场中央有一座三女神喷泉,安放于1869年,出自维斯孔蒂之手——这位出生于意大利的法国雕塑家,最著名的设计作品是拿破仑陵墓。

  “水镜”除了供人嬉戏之外,还有另一个作用:每当夜晚,交易所、包税所与二者中间的主楼一同亮起灯光,然后倒映于“镜面”上,成为波尔多最迷人的夜景标志,也是各种波尔多旅游明信片上不可或缺的“招牌”。

  说起波尔多,人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葡萄酒。位于法国西南部、靠近大西洋岸的波尔多,与法国东部的勃艮第并称世界葡萄酒领域的“双壁”,是最知名的两大产区。即使你对葡萄酒一无所知,也必然听过波尔多葡萄酒的魅力。围绕着波尔多,有众多迷人酒乡与世界酒庄,年产葡萄酒7亿支,堪称魅力无法挡,是众多葡萄酒探索者的乐园。但也正因如此,许多人忽视了波尔多这座城市本身,仅仅将之作为葡萄酒之旅的起点。可是,这座多少被葡萄酒耽误的城市自有妙趣,曾被《孤独星球》评为全球最佳旅行地之一。

  以我猜测,他所指的应该是凡尔赛宫的雍容华美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精致,用在波尔多身上倒也贴切。行走于老城,道路两侧不同时代的建筑杂陈,以一个个广场为纽带。

  不过,波尔多最著名的广场并非以精致为美的交易所广场,而是以“大”著称的梅花广场。它距离交易所广场不过几分钟步行路程,12.6万平方米的面积,使之成为法国第一大和欧盟第二大广场。

  相比交易所广场,梅花广场真的够“原始”,是一个毫无遮挡的沙土广场。但若是运气好,可以碰上广场集市的话,热闹程度同样在欧洲广场集市里数得着。

  顶着灿烂阳光踏上广场,眼睛几乎都睁不开。广场的特殊造型必须航拍才可得见,广场周围的树木将之圈为长方形加半圆形的组合。因为原名Quinconce在法语里有“树按梅花形状栽培的道路”的意思,“梅花广场”之名便由此而来。

  广场东侧临近加隆河的方向,有两个带有雕塑的华表圆柱,分别象征商业和航海。圆柱顶端的蒙田和孟德斯鸠大理石雕像增建于1858年,以示对这两位生于波尔多之先贤的敬意。

  广场另一侧有一座更高也更华丽的华表圆柱,被众多雕塑和水池所围绕。顶端是自由女神的青铜像,圆柱整体洁白修长,基座两侧各有一只象征法国的雄鸡,还有拟人化的波尔多城市雕像,下方两座喷泉分别以“共和国的胜利”与“协和的胜利”为名,代表流经波尔多的加隆河与多尔多涅河。这座修建于1894年到1902年之间的纪念柱即著名的吉伦特派纪念碑,用来纪念法国大期间被杀害的吉伦特派成员,同时庆祝法国共和国的成立。吉伦特派发端于波尔多,虽然在法国历史上执政不过短短一年,但却对法国历史乃至欧洲和世界的历史走向有着深远影响。它执政期间改造了法国的土地制度,击退第一次反法同盟,废除君主制,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。但也因为突破宪法的激进,他们也被更激进的派别送上断头台。那些光荣与暗面,就像法国自身的历史一样,令人唏嘘。

  在法国大之前,波尔多已有漫长城市建制史。公元前300年左右,凯尔特人在此建城,称之为“Burdigala”,意即“居住在低洼的地方”。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,这个名字经过多次演变,最终确定为“Bordeaux”,也就是波尔多。

  公元前60年,波尔多被罗马人占领统治,当时这里已是相当繁华的港口,与伊比利亚半岛和不列颠岛有着频繁联系往来。它还是阿基塔尼亚省省会,古罗马学者德西穆斯·马格努斯·奥索尼乌斯在此出生并长居,将家乡描述为有城墙围绕的方形城市,是高卢地区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中心。

  罗马帝国衰落后,波尔多也陷入动荡期,遭遇多次入侵,各种战事不断,城市发展大受影响,直至公元10世纪初才慢慢恢复稳定,成为阿基坦公爵的领地。12世纪,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与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伯爵成婚,后者于1154年继承英格兰王位,即亨利二世,波尔多也一度成为英格兰领土。百年战争期间,黑太子爱德华曾以波尔多为自己的根据地,其子理查二世也诞生于此。黑太子是爱德华三世的长子,是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中英军最著名的指挥官。之所以有黑太子的绰号,是因为他常穿黑色铠甲。也有人称他曾对阿奎诺公国洗劫,法国人认为他心肠恶毒,故以黑太子称之。至于理查二世,他于10岁那年接替祖父爱德华三世,继承王位。因为性格严苛暴戾,与议会关系不佳,最终在反抗之下退位。

  在英格兰人统治期间,波尔多享有着极大的自由度。1235年起,波尔多市长就由全民选举产生,自由贸易也极为兴旺。

  1453年,法国人在卡斯蒂永战役中击败英国人,顺势将波尔多并入法国。卡斯蒂永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。当时,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境内的征服事业已经岌岌可危。历经几代人的百年努力,非但没有将法兰西据为己有,连原有的领地也朝不保夕。有趣的是,波尔多其实在卡斯蒂永战役前的1451年就已陷落,这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百年战争的结束。但是法国人没有想到,波尔多市民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英王臣民身份,对法国体制十分不满。尤其是原有的贸易受到限制,更令当地商人不满,甚至派了代表团去英国,希望英王派出援军。英军的跨海突袭,让波尔多再度回到英人之手,直到1453年7月,法军才重新夺回波尔多。

  18世纪是波尔多的贸易黄金期,通过航海,它成为三角贸易重镇。尤其是此地盛产的葡萄酒,借助海港优势,为波尔多带来了巨额财富,包括交易宫在内的大量老城华美建筑,都诞生于那一时期,波尔多人也出现了无数巨商。到了19世纪,葡萄酒更是为波尔多带来数不尽的荣光,尤其是1855年的第一次葡萄酒评级、1857年路易·巴斯德发现酒精发酵原理,还有随后创立的波尔多葡萄酒学院,让波尔多葡萄酒自成体系,站在葡萄酒世界的顶端顾盼。

  如今最能展现波尔多辉煌历史的当属1780年4月17日开幕的波尔多大剧院,设计者维克多•路易斯曾凭借这件作品夺得设计大奖,他的设计作品还有巴黎的皇家宫殿和法兰西剧院。这座圣殿式建筑的外立面为新古典主义风格,12根科林斯巨柱构成柱廊,顶部有12尊雕像,分别是九位缪斯女神,还有朱诺、维纳斯和密涅瓦。在广泛使用石材的欧洲,波尔多大剧院采用了木结构,是全欧最古老的未被烧毁或需要重建的木框架歌剧院,也因此弥足珍贵。

  大剧院对面那座优雅的船头形建筑,便是波尔多葡萄酒之家。波尔多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,加隆河与多尔多涅河在此交错,并最终汇入浩瀚的大西洋。多河、近海,加上稳定温和的气候,辅以强劲海风与排水性极佳的石灰岩土壤,合力构成举世无双的葡萄种植与酿造环境,让波尔多葡萄酒占据了先天优势。葡萄酒之家本是一栋18世纪的富商宅邸,船头形造型也契合波尔多一直以来的贸易海港身份。它不但可以提供目不暇接的酒单与优雅专业的品酒环境,还能为游客提供波尔多地区的各家酒庄信息,是许多探访者无法避开的葡萄酒之路的起点。

  大剧院与波尔多葡萄酒之家所在的比克特瓦尔广场,算是老城街道一个小小的中心点,多条道路呈放射性向周边延。


ca88手机客户端登录
咨询热线

1599185595615991855956

邮箱:306989915@qq.com

QQ:306989915